【2025 UWA SUMMIT】超高清终端分层分级和内容质量评测专题会成功举办,支撑菁彩Vivid产业生态快速发展
2025-11-12
以下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UWA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
2025年11月7日,在2025 UWA SUMMIT暨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会员大会期间,超高清终端分层分级和内容质量评测专题会成功举办。本次专题会有腾讯、华为、优酷、爱奇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马栏山音视频实验室、海信、康佳、中国移动杭研、北京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央广传媒集团、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索尼、上海海思、vivo、OPPO、荣耀、元响、寰宇信任、牡丹电子、中广电融合、广东博华、天津科技大学、Elecard等国内外3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50余位专家代表参会。

专题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制播研究所所长宁金辉介绍了面向移动终端分发超高清节目时的格式要求、质量要求,并探讨了移动终端对超高清节目的解码、渲染和显示能力要求。

腾讯在线视频播放技术中心TechLead、专家工程师李大龙,基于腾讯视频超高清业务开展及质量管理技术的实践经验,分享了平台在介质交付、内容质量评价和终端设备播放效果认证的端到端方法,以及从中总结的超高清行业现有难题和腾讯视频的应对之道。

优酷资深算法专家李静,针对超高清内容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以优酷自主研发的“帧享超高清”体系为切入点,全面介绍了“帧享”端到端的超高清内容生产与质量管控的解决方案。该方案覆盖从拍摄、制作、编码、传输到终端呈现的完整链路,通过统一标准、工具赋能和流程优化,实现超高清内容的高质量、高效能生产与交付。

马栏山音视频实验室测试高级专家于婧,介绍了围绕Audio & HDR Vivid内容检测工具的实践应用,以及聚焦于菁彩 Vivid 生态下的内容质量检测的全链路解决方案。从行业背景出发,剖析传统检测方式在菁彩 Vivid 场景的不足。通过行业工具调研明确技术方向,重点介绍了菁彩Vivid内容检测工具的检测能力,并结合实际应用案例展现了工具的问题定位价值。最后探讨当前挑战与未来规划,为菁彩 Vivid 生态的质量保障与规模化落地提供技术支撑。

天津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讲师张滢雪,系统性地探讨HDR内容质量评价的背景、方法与实践挑战。在HDR内容从制作到显示的全链路中,各个环节均可能引入失真,影响内容视觉体验,质量评价方法研究成为HDR内容及相关应用发展的关键一环。演讲聚焦SDR-to-HDR任务,分析其特性及独特挑战,介绍SDR-to-HDR场景下HDR内容无参考质量评价的相关实践及经验,展望未来研究、应用及标准化对HDR内容生态质量保障与用户体验优化的持续推动。

本次会议不仅国内众多专家如云,海外专家也同样参与到了本次会议的讨论中,Elecard的业务发展经理Arina Iksanova和Sergey Orgin参会,Arina Iksanova分享了HDR流媒体故障排查的实践经验,重点介绍了在体育赛事直播广播与故障排查领域的实践案例,以及如何实现稳定的HDR视频广播的解决方案,让观众尽享高品质HDR内容,并在会议中宣布,在未来的产品版本中,Elecard将新增对HDR Vivid标准的支持。

与会专家们围绕超高清终端分层分级和内容质量评测这一核心议题,从终端适配、平台实践、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标准工具应用、质量评价研究与国际经验等多个维度,分享了前沿洞察与实践成果。演讲内容覆盖了从内容生产、编码传输到终端播放的全链路,既聚焦于HDR Vivid、Audio Vivid等新一代标准的技术攻坚与生态建设,也深入探讨了质量评价、故障排查等行业共性难题的解决之道。整体而言,产业链的各方正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标准制定与跨领域协作,共同推动超高清视频体验的提升与产业的规模化高质量发展,为观众带来更稳定、更极致的视听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