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熵聚势,河套打造国际产业与标准新高地
2025-01-21
全文转载自河套深圳园区2025年1月21日公众号文章《共熵聚势,河套打造国际产业与标准新高地》。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产业格局加速重塑的当下,河套国际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下称河套聚集区)凭借其独特区位优势、政策支持与创新理念,加速形成国际产业与标准生态系统。
在河套聚集区成立一周年之际,我们将推出“1+6”国际产业与标准生态圈系列文章,全方位展现河套标准化建设成果。

河套国际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
一周年成果斐然
《河套深圳园区规划》提出,支持创新国际产业与标准组织管理制度,对住所在河套深圳园区的特定国际产业与标准组织,在申请成立登记时,取消业务主管单位前置审批,简化注册流程,缩短注册时间,允许在全球范围内吸纳会员。
在《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河套深圳园区规划》指导下,2024年1月25日,河套聚集区正式揭牌,成为国内首个国际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
短短一年间,世界无线局域网应用发展联盟(WAA)、国际星闪无线短距通信联盟(iSLA)、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UWA)、全球智慧物联网联盟(GIIC)、全球计算联盟(GCC)、全球固定网络创新联盟(NIDA)等多家国际组织及专业服务机构深圳市共熵产业与标准创新服务中心(下称共熵服务中心)纷纷在此落户,形成“1+6”国际产业与标准生态圈,为全球产业协同发展注入河套力量。截至2024年12月,聚集区累计产出国际标准19项、标准137项,发表白皮书32项,测试认证产品279款,发展会员2004家,有力牵引标准创新。
共熵产业与标准创新服务中心
“1+6”的“1”
作为河套“1+6”模式的核心服务平台,共熵服务中心拥有生态、咨询、运营、营销等八大基础服务,构建AllianceHub、人事行政、财务、合规等四大平台,致力为国际产业与标准组织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

AllianceHub是共熵服务中心自主开发的IT平台,覆盖国际组织会议管理、标准提案、在线表决、测试认证等多维度功能,满足国际组织中立协同、透明协作、跨机构决策及业务流程IT化等需求。
该平台打破地域限制,为全球专家提供实时在线交流的虚拟工作空间,成为国际合作重要基础设施,已在河套聚集区广泛应用。

此外,共熵服务中心主导编写的《国际组织指导书》和《国际产业与标准组织发展与自我规范指引(试行)》,为国际组织提供筹备、运营、发展等全生命周期案例参考及操作指引,推动内控建设,助力各组织合规高效运行。
从展馆“C位”到产业“C位”
为全球标准制定提供中国方案
2024年6月,河套聚集区在2024年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首次亮相,联盟会员企业带来无线通信、超高清视频、智能计算等新质生产力典型业态产品,成为各界关注焦点。
“‘突破创新、面向国际’是河套深圳园区发展的关键词,也是创新国际产业与标准组织的未来发展方向。‘1+6’生态圈覆盖无线通信、超高清视频、智能计算等前沿领域,在产业生态、标准规范、测试认证、知识产权、合规运营等多个维度,有力地牵引了相关产业发展与标准创新。我们将继续大力支持国际产业与标准组织在河套发展与壮大,为各组织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河套发展署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会期间,河套聚集区举办2024国际产业组织创新发展论坛,发起《国际产业组织协同合作联合倡议》,加速构建全球互联互通的国际标准体系。如今,越来越多国际产业与标准组织基于河套开展标准化合作,为全球产业协同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未来,河套深圳园区将持续推进国际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建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助力更多中国标准走向世界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