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EIC创新·标准化交流会在深圳成功举办,聚焦标准国际化新趋势

2025 CEIC创新·标准化交流会在深圳成功举办,聚焦标准国际化新趋势

2025-11-08

深圳,2025年11月7日——2025消费电子创新大会(CEIC)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创新·标准化交流会”,在深圳福田国际会展中心·牡丹厅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标准国际化发展新趋势与合作展望”为主题,吸引了多个国际产业与标准组织,及200余位来自国内外标准化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领袖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标准化如何推动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


会议由消费电子创新大会(CEIC)组委会和共熵产业与标准创新服务中心主办,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供全力支持。由共熵服务中心首席战略官卢易思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际合作部主任张彦主持。

多位重量级嘉宾出席大会,包括国务院参事、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纲,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委员许进,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司一级巡视员付文飙,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司团企处处长宋国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卢丽丽,以及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处副处长刘永钊等。

开幕致辞:标准化引领创新与国际合作

付文飙巡视员在开幕致辞中强调:“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基础,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桥梁,更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重要保障。”卢丽丽副院长表示:“应以开放姿态迎接全球合作伙伴,凝聚跨主体标准化工作合力,共同推动消费电子产业从技术创新到标准落地再到产业普及。”

主旨演讲:标准化驱动创新、开放与高质量发展

张纲参事以《创新发展团体标准,充分释放引领效能》为主题的主旨演讲,指出团体标准是中国标准体系中“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最直接、最全面、最有效的表现形态。十年来,我国团体标准快速发展,量质齐升,但总体仍处于初级阶段。面向未来,我国团体标准的发展要根植于市场化理念、着力于市场化机制、成长于市场化环境。

英国标准协会(BSI)国际合作总监Peter Sissons,谈到了:标准是跨境信任和创新互联的基石,中国通过标准与国际接轨,推动创新和经济增长的战略实践,为全球贸易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江俊在《AI SCIENCE挑战与机遇》的演讲中呼吁:AI与科研结合亟需动态演化的标准体系,科研机器人指令集、实验模板等标准化建设是实现产业智能化与工业革命的必要路径。

圆桌讨论:多维度探讨标准化未来方向

在圆桌讨论环节,嘉宾们展开了多维度热烈的对话,为消费电子行业的标准化发展提供了前瞻性建议。

AI赋能千行百业标准化圆桌讨论由华为首席标准科学家李力主持,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腾讯、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和共熵服务中心等机构的专家热烈讨论,触及面临碎片化与技术创新难题,专家呼吁通过场景驱动与行业协同推动标准化进程。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标准化应以开放合作为基石,充分借助国际化协作,构建兼容性强、适应性高的标准体系,为技术创新提供更好的支撑。同时,圆桌讨论还聚焦了数据主权、伦理挑战与全球竞争等核心议题,专家指出,标准化的目标是助力AI技术更好地服务产业实际需求和实体经济发展,推动技术创新与社会价值的双向融合。

在卢易思的走向国际化的圆桌讨论中,国际星闪无线短距通信联盟(iSLA)、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UWA)、世界无线局域网应用发展联盟(WAA)、全球智慧物联网联盟(GIIC)、全球计算联盟(GCC)、全球固定网络创新联盟(NIDA)六大联盟代表围绕“标准化推动技术创新与国际协作”展开专题讨论,各联盟分享了最新的标准制定进展与国际化经验,探讨通过标准化协作解决技术壁垒与市场分割的实际路径。与会者一致认为,通过联盟间协作和标准统一,可以有效提升全球消费电子产业的竞争力与创新力。

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理论战略所曹俐莉所长主持的全球竞争新格局下团体标准的国际认可与高质量发展圆桌讨论环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国标准化协会、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共熵服务中心等机构的领导和专家认为需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通过技术创新、高效机制、国际合作和专业的标准化组织服务机构推动标准国际化。团体标准组织应有清晰的“标准格”,通过提质、强体、助力三大举措高质量发展,解决产业真问题。


压轴的“标准领航绿色智能”圆桌讨论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分院丁晴副研究员主持,来自全球计算联盟(GCC)节能降碳专委会、中国电信研究院、海思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基础所、德国TUV莱茵检测认证机构等单位的专家围绕AI家电芯片、智能消费品、AI服务器、数据中心、云服务等应用场景下绿色智能标准的实践和需求,以及标准和检测认证的协同互动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参会专家一致认为,标准既是AI技术的“度量衡”,更是产业协同的“连心桥”,形成锚定双碳目标,尊重技术差异,推动标准创新,促进Green AI与AI for Green真正协同发力的共识。

本次会议通过聚焦标准国际化趋势与产业实践,为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所有重量级嘉宾的真知灼见,为推动标准化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国际合作中的引领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撑。与会者一致认为,未来应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构建开放、包容和互联互通的标准化生态体系,助力中国标准成为全球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