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同庆当选 GIIC 理事长 星闪欧洲论坛在西班牙举办(《河套 1+6》vol. 75)
2025-10-31

大家好,欢迎收看《河套 1+6》国际组织周刊第七十五期~
(2025年10月24日-10月30日)
本周,GTI主席、中国移动科技委副主任高同庆全票当选全球智慧物联网联盟(GIIC)新任理事长,智家工作委员会同日宣告成立;10月28日,全球计算联盟成立Open AI Infra社区,业务从液冷延伸至全栈智算基础设施;10月21日,国际星闪无线短距通信联盟(iSLA)欧洲论坛在西班牙成功举办。当组织形态随产业演进而升级,当技术标准随市场需求而迭代,河套模式正在将“1+6”生态圈的辐射力推向全球。
重要新闻
要闻速览
- 高同庆全票当选 GIIC 新任理事长 明确四大服务方向
- 10月24日,GTI主席高同庆接替张宏科院士出任GIIC理事长,提出发挥平台作用、促进开放合作、提升能力繁荣生态、加强基础建设、建立有效沟通五大工作重点。
- 智家工委会成立破解互联互通难题 三大专委会同批设立
- GIIC同日成立智家工作委员会,由中国家电研究院任主任单位。eSIM物联网技术专委会和RISC-V分委会同批获准设立。
- GCC 成立 Open AI Infra 社区,应对 AI 算力挑战
- 10月28日,近百位会员代表见证Open AI Infra社区成立,业务从液冷延伸至整机柜、AIDC基础设施等领域。
- 星闪技术论坛在西班牙举办 展出189款商用产品
- 10月21日,马拉加论坛汇聚10国嘉宾、30余款展品,涵盖汽车、工业、智能家居等场景。远峰数字车钥匙、鹰驾360°环视系统等展现星闪技术竞争力。
运营商技术专家掌舵 GIIC | 高同庆全票当选

10月24日,GIIC第一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在京举行,47家理事会成员单位代表以全票通过方式选举高同庆为新任理事长。这位GTI主席、中国移动科技委副主任的当选,预示着联盟将在标准国际化和运营商生态构建方面获得更强推动力。
高同庆在当选讲话中系统阐述了五大工作方向。他强调要“服务于国家战略、产业发展、联盟企业和中国解决方案”,明确联盟要扩大国际影响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对话,为成员单位拓展海外应用场景提供支持。这与其在GTI积累的国际化工作经验高度契合。
参会代表纷纷表示,将以更多资源、更大投入参与联盟工作。高同庆提出的“让联盟成为大家的平台和家庭,使联盟工作有温度、有高度、有意义”愿景,正凝聚起更强大的产业合力。
本次会议还批准设立eSIM物联网技术专委会和RISC-V分委会,前者由三大运营商联合海尔、银联金卡发起,聚焦IoT和车联网;后者由海思担任会长单位,推动开源鸿蒙、RISC-V生态。此次理事长换届与三大专委会成立,标志着GIIC从技术标准研制向产业生态构建的战略升级。
详见:全球智慧物联网联盟(GIIC)第一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在京隆重举行,高同庆当选联盟新任理事长!
智家工委会破局 | 以消费者为中心重构智能家居生态

同日下午,GIIC智家工作委员会召开成立大会,直指行业痛点:不同品牌、不同产品间的互联互通障碍。该委员会由中国家电研究院担任主任单位,中国信通院、美的、海尔、京东、华为等担任副主任单位,覆盖产业链各环节。
新任主任委员曲宗峰明确表态:“要建立以消费者为中心,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真正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体验,不能为了智能而智能。”这一理念体现了工委会对智能家居产业发展方向的深刻思考。
工委会下设场景需求组、技术服务组、标准认证组、产业发展组、生态合作组、鸿蒙互联组六个工作组,从技术标准制定到产业落地推广进行了全链条布局。
详见:全球智慧物联网联盟(GIIC)智家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
GCC 成立开源社区 | 以组织创新应对 AI 算力挑战

10月28日,GCC近百位会员代表在京见证Open AI Infra社区正式成立。这一在开放液冷专委会基础上的组织创新,是对AI时代算力基础设施复杂性的深刻回应。
GCC理事长金海表示,随着AI技术快速迭代,开源开放成为必然,联盟率先通过成立开源社区拓展业务范围。社区管理委员会主席张春总结专委会成果:液冷全链条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双零行动”与测试机构共建平台解决兼容性难题。他指出,会员需求、开源环境成熟及制度保障三个条件的具备推动了社区的成立。
新社区以“开放、领先、创新”为定位,业务从液冷延伸至全栈智算基础设施。会议研讨了三大重点方向:整机柜规范定义尺寸、节点布局、三总线盲插架构;AIDC基础设施规范统一CDU、二次管路等规格;计算性能基准构建CPUBench、ClusterBench、AISBench等评测工具。社区设立四大项目群,启动液冷整机柜接口规范、AIDC基础设施规范等项目,11月8日将在全球计算大会举行授牌仪式并主办液冷双零行动论坛。
详见:继往开来 开放共创:Open AI Infra社区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在京圆满召开
星闪出海 | 西班牙论坛展现中国短距通信技术实力

10月21日,iSLA在西班牙马拉加德凯知识中心举办欧洲论坛,来自约10国、50家公司的60多位嘉宾参会,30余款展品集中展示了星闪产业生态。
iSLA国际学术委员会秘书闫屾介绍,联盟现有1200名成员,R2.0标准已发布,R3.0版本已规划。截至目前,28家公司的189款星闪产品已上市,涵盖无线手写笔、主动降噪音频设备、电子纸、卡车通信系统等领域。日本分支已于8月成立,欧洲分支在筹建中。
垂直应用展现了星闪技术的价值。远峰科技的星闪数字车钥匙通过相位差和TOF测距实现分米级定位,准确度比传统方案高六倍,技术周期领先行业12个月以上。鹰驾科技的星闪无线360°环视系统通过多通道精准同步生成实时鸟瞰图,正接受DEKRA的CE认证测试,已在比利时、芬兰、西班牙获得商业机会。Infrafon宣布将与江苏润和、YanLink联合开发基于星闪的CC3 AI Commander产品。论坛展览分为产业生态、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终端四个主题区,15家企业的展品为嘉宾提供了沉浸式体验,标志着星闪产业国际化进入实质阶段。
产业动态
Arm 架构兼容性认证标准完成本土化

025年10月,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与GCC联合发布T/GCC 3006—2025标准,针对Arm SystemReady SR认证进行本土化转化。标准增加国密算法(SM3/SM4)支持、中文界面要求、多架构兼容(含LoongArch、RISC-V等),并将SBSA Level简化为“标准级/增强级”两档。本标准由安谋科技(中国)主导,飞腾、华为、麒麟、统信等生态单位参与起草,为国产Arm服务器提供清晰认证路径。
详见:从SystemReady到T/GCC 3006:Arm标准国产化的重要一步
星闪+鸿蒙生态激励方案启动

近日,iSLA发布激励方案,针对2025年内完成认证测试的产品提供激励:产品激励包8万元/个(每家最多3个)、解决方案商激励包20万元/个(每支撑5款产品开发可申请1个)、模组激励包10万元/个。激励遵循“先到先得,额满即止”原则,旨在加速“星闪+鸿蒙”商用落地。
河套聚集区国际交流活跃

10月下旬,德国东部经济国际合作委员会秘书长杨贝贝、中欧数字协会创始主席鲁乙己、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杨涵,相继访问河套聚集区。各方围绕国际产业协同、标准体系共建等议题深入交流,共熵服务中心详细介绍了产业布局与资源支持,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
详见:
德国东部经济国际合作委员会代表到访河套聚集区 共探国际产业与标准合作新机遇
中欧数字协会创始主席来访河套聚集区 共拓国际产业与标准合作新蓝图
共话康复技术创新,共探标准共建路径– 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代表首访河套聚集区
星闪杯应用挑战赛三大区域决赛收官

10月25-28日,第二届星闪杯华中(武汉)、华南(深圳)、华北(济南)区域决赛密集举办。郑州轻工“SignLink”、深圳技大“星云汇聚”、天津仁爱“什么都队”分获三赛区一等奖。本届赛事吸引824支队伍、216所高校参与,66支队伍晋级区域决赛,参赛规模创新高。优秀队伍将征战11月6日全国总决赛。
详见:
AllianceHub 平台发布 V2.6 版本

共熵服务中心自主开发的AllianceHub平台实现会议与表决深度融合,新增会议议题管理、跨群组协作、会议提醒及操作日志等功能。仪表盘新增“我参与的会议/表决”,个人中心优化为集中展示发起与参与记录,为国际组织提供更高效协作环境。
详见:AllianceHub V2.6 发布:会议与表决深度融合,协作体验全面升级
重要活动预告
2025 消费电子创新大会(CEIC 2025)

Time: 2025年11月6-8日
Venue: 深圳福田会展中心
主题: 新电子 新体验 新消费
主办: iSLA、UWA、WAA、GIIC、GCC、NIDA、Comentropy
承办: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CEIC 2025将成为河套聚集区“1+6”国际组织的年度盛会,各组织将集中举办会员大会、发布重磅成果、举行专题论坛。
UWA SUMMIT(11月5-8日)
以“菁彩无限 智创未来”为主题,工信部、广电总局、深圳市领导及院士出席,401家会员单位参会。大会将进行联盟换届选举,发布超高清产业未来五年规划UWA2030。
主论坛(11月5日,簕杜鹃厅)汇聚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ITU-R Working Party 6C主席Andy Quested、科纳斯标准联盟总裁Neil Trevett等全球顶尖专家,议题覆盖AI视频生成、电影创新、广电制播、车载影音、3DGS沉浸技术等全产业链。
专题论坛包括:AI与Vivid菁彩创新发展论坛(11月6日,菊花厅)探讨AI+3D+HDR融合、超高清播出技术等;AI to Home论坛(11月6日,郁金香厅)聚焦大屏体育直播、教育健身等垂类场景;智慧体育论坛(11月6日,玫瑰厅2)分享多机位全自动直播、AVS2/AVS3传输等技术。
GCC 全球计算大会(11月7-8日)
以“筑新基·赋新能,拥抱AI新机遇”为主题,200余家会员单位参会。
主论坛(11月7日14:00,梅花厅)将发布GCC 2025年度系列国际成果、分支机构年度成果,举行分支机构授牌仪式,发布《2025年度全球计算产业应用案例集(GMVPS)》并颁布“特别推荐案例”称号。议程包括欧洲科学院院士Torsten Hoefler的“Entering the Age of Computation with LLMs”,华为昇腾总裁张迪煊的“昇腾万里,开放创新”,抖音技术专家王世锋的“AI超节点整机柜设计”等。
同期举办7大专题论坛:智能计算论坛首次详细介绍国产浮点格式HiF8并提供“迷你开发实验室”;机密计算论坛首发试点成果;AI云操作系统论坛启动算力任务编排调度系列标准编制;具身智能论坛汇聚ABB、华为、ARM、浙大等产学研力量;液冷双零行动论坛(11月8日9:30,水仙厅)发布合规标杆产品认证;CloudDevice论坛聚焦具身智能、智慧家庭、智能座舱场景;低精度AI计算研讨(11月8日14:00,玫瑰厅1)围绕能效提升、芯模适配、工具链成熟度等4大议题展开。
NIDA 第三届网络创新发展大会(11月8日14:00,茉莉厅)
以“跨越行业边界,释放创新动能”为主题,汇聚院士、产业领袖等全球30+知名专家,发布4大行业10+白皮书和标准。
议程分三大板块:先锋思想环节发布新质互联网智鉴报告并举行院士论道圆桌;行业落地环节密集发布运营商、金融、教育、医疗等行业标准,举行安全白皮书解读及工作组成立仪式;先锋城市环节分享深圳、南京、西班牙、吉隆坡、雅加达、开罗等9+先锋城市建设经验,举行下一代网络先锋城市建设圆桌讨论。NIDA第二次会员大会(11月7日14:00,郁金香厅)将总结建网标准体系建设成果,规划国际化推广路径。
创新·标准化交流会(11月7日,牡丹厅)
由CEIC组委会和Comentropy主办,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支持,汇聚200余位国内外标准化专家。由共熵首席战略官Luis Jorge Romero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际合作部主任张彦联合主持,河套聚集区六大国际组织围绕“标准国际化发展新趋势与合作展望”展开讨论,探讨AI标准化、团体标准国际认可、Green AI等议题。
创新“碰投会”(11月6日14:00-18:30,牡丹厅)
红杉资本、华山资本、力合资本、前海方舟、柏睿资本等十余家顶级投资机构现场对接,十余家创新企业路演,为技术创新与资本对接搭建平台。
菁彩音乐节-国乐庆典(11月6-8日,2 号馆 2D01)
汇集国乐界新锐与国潮音乐先锋,通过菁彩声Audio Vivid技术打造极致沉浸听觉体验。展区设经典、创意、礼乐、互动四大时间主题,呈现国风开场鼓、民乐演奏、国风舞蹈等节目。
报名信息:
- CEIC整体活动:沈女士 15988134889 (ceic@cietc.org.cn)
- UWA会员大会:李刚 18710020725、朱寒雪 13311580966
- GCC相关活动:区老师(oujunyan@gccorg.com)
- NIDA大会:刘先生 15626424077 (liuyuan@nida-alliance.org)
- 创新“碰投会”:杨涛 13509660607、金海龙 15910577916
其他重要活动预告
星闪杯全国总决赛(11月6-7日)

24支队伍从824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将于深圳会展中心2号馆2A19展位展开终极对决。11月6日全天比赛,11月7日下午举行颁奖礼。晋级队伍涵盖北京理工、哈工大、同济、浙大、华中科大等知名高校,以及广东移动等企业团队。
组织是形式,生态是内核,服务是本质。真正的标准不是写在文件里的条款,而是流淌在生态中的共识;真正的创新不是实验室里的突破,而是市场中的价值兑现。河套聚集区正用实践证明,当标准组织成为产业平台,当技术创新服务国家战略,中国方案就能赢得世界尊重。
感谢您的关注,
下期再见。
河套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简介

河套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于2024年1月正式揭牌,是在深圳市毗邻香港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成立的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该聚集区目前已经集聚了世界无线局域网应用发展联盟(WAA)、国际星闪无线短距通信联盟(SA)、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UWA)、全球计算联盟(GCC)、全球智慧物联网联盟(GIIC)、全球固定网络创新联盟(NIDA)和共熵产业与标准创新服务中心(Comentropy)等国际组织及其服务机构。
河套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聚集区以促进世界产业发展为导向、以先进技术为引领、以质量追求为目标,以标准化工具培育和优化产业生态,其建设与发展就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实践。整个聚集区将发挥“立足河套,面向全球”的辐射作用,带动在相关各领域的标准创新及产业发展。

